肯特纳(Chester Keltner)于1960年提出了均线的应用,设计了肯特纳交易系统。在之后非常长的一段时间内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目前,原版系统已没发布时那样的神奇,但其策略的思想,依然对如今的交易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同时,本文讲到的金肯特纳交易系统也是一个入门级的资金管理模型,其思想值得推敲下。
肯特纳系统是建立在最高价、最低价和收盘价三者平均值的移动平均线上,在每一时刻都产生一个由最高价、最低价移动平均线索形成的通道。突破上轨做多;下破下轨做空。对于金肯特纳交易系统,依然沿用这种通道思想。
通道突破系统主要的问题在于假突破。假突破中,通道的突破并没有带来趋势的确定,反而是价格动能的衰竭,会迅速回落并反向运动。正因为这种缺陷,金肯特纳交易系统在移动平均线附近设置了一个止损,在系统启动时给予保护。这样就涉及到一个基本的资金管理问题。若大部分的交易都会失败,我们还值不值得做这笔交易(也就是成功率低于50%的策略是否要执行)?任何交易都是有成本的,在交易中,失败就是成功的成本。任何形式的交易取得成功都在于减少损失,让利润奔跑。系统带你进场,资金管理负责带你立场。另一方面,金肯特纳是一个长期趋势系统,那么短周期的收益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必须忍受短周期的波动,但这个不会影响最后的系统的结果。因为所捕捉到的少数大趋势就足以覆盖假突破来带的损失成本。最后,金肯特纳交易系统采用了真实振幅。振幅是指用当日最高价减去当日最低价。而真实振幅(TR)=最大值(昨日收盘价,当日最高价)—最小值(昨日收盘价,当日最低价),扩展后的振幅包括了前日收盘价与当日K 线的跳空。我们认为真实振幅给出了对市场波动更准确的衡量。
//策略:金肯特纳交易系统
//类型:中长期通道突破
//版本:1.0
//修订时间:2012.11.9
//Designed By Rogarz
//中间变量
input:N(40,1,100,10),ss(1,1,100,1);
cyc:barslast(date<>ref(date,1))+1;
手数:ss;
ma1:=ref(ma(((h+L+C)/3,n)),1);//三价平均线
浮动区间:ref(ma(tr,n),1);//真实振幅的移动平均线
上轨:ma1+浮动区间;
下轨:ma1-浮动区间;
//交易条件
开多条件:ma1>ref(ma1,1) and c>上轨;
开空条件:ma1<ref(ma1,1) and c<下轨;
平多条件:c<ma1;
平空条件:c>ma1;
//交易系统
sell(平多条件 and holding>0,手数,market);
sellshort(平空条件 and holding<0,手数,market);
buy(开多条件 and holding<=0,手数,market);
buyshort(开空条件 and holding>=0,手数,mar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