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几乎绝大部分品种都推出了或即将推出夜盘,相信有过较长一段时间程序化实盘的人都会遇到一个问题:交易时间的增加,将会导致原来一直使用的模型遇到很大挑战!因为时间的增加将会影响很多种参数,譬如均线、乖离、周期、结构等等,原来根据1日4个小时交易时间做出的模型很可能失效。而未来的数据却是还没有,你无法去重新优化参数以适应这种新情况。对不使用参数或极少参数的模型来说,可能影响不大,但事实上几乎没有模型不使用到参数,影响总归是有,或大或小而已。
建议大家都来谈一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以及应对之道。
就这5天的行情来说 糖的波动性出了上周五外,都和日间相仿,所以应该对程序化没太大影响
菜粕稍微小一点但也没有很明显,所以个人觉得对模型影响有限,我也没有做任何更改,除了对竞价时间的修改
短短几天的情况恐怕不能说明问题哦……当然,具体跟模型的设计有关。只是我“觉得”,以30分钟为例,原来一天里用8根K线走完的价格区间,现在要用十几根K线走完,速率、均线等等都会改变,而且对未来波动特征的影响也是未知的……欢迎大家都来讨论啊
我做白银时候已经夜盘了,就我感觉夜盘就是时间轴长了。
RM 1周感觉就是夜盘集合竞价跳空导致毛刺比原来只有白天的大,所以夜盘容易被洗掉。 真要说大概止损要大点,或者止损后再入模式要频繁点。
TA中等周期表示信号还行,总体夜盘运动更小。
总来说下周还是没啥奇怪问题,我觉得模型不用改,照用即可,就是集合竞价这个毛刺稍许是问题。
可以参考外汇,欧元在白天没事晚上才有。
原来量集中在白天开盘和收盘,现在会大大分散,噪音将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