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交易模式越来越受到欢迎,就我自己的理解来看程序化可分为:战略、战术和盲目三个层次。
1、战略(基于宏观、产业和品种)
比如用基本面分析选择好一个品种,对这个品种的波动特性有了深入研究之后,发现了投资机会,然后再设计一个或多个程序化策略来抓取这种投资机会,程序化只是实现手段。
或者,用宏观分析判断方向,供求分析选好品种,在既定的品种上,在既定的方向下,设计一个适应这个品种的单边操作策略或策略组合(例如总体仓位和风控设计好,布局上含有一部分固定持仓,另一部分则是分为多次的高抛低吸的仓位),以此实现一个阶段的投资目标。
2、战术(基于品种特性、统计规律和数理逻辑)
此类投资者运用的一般是技术分析、统计分析和数理分析,采用的是一系列的模型去抓取不同级别的波动价差。他们不会去分析和期待市场大势或某个品种的上涨和下跌。
如果在统计上某个策略能够在较多品种上盈利,并且盈利具有现象上的可持续性,那就把这个策略用在多个品种上;而如果在统计上能够发现某个品种的一种或多种波动特性,并且这些波动特性具备数理逻辑,那就可以想办法用程序化的方式去捕捉隐藏于这些波动特性中的价差机会,由此产生针对于这个品种的程序化策略或策略组合。
3、盲目(基于逃避、运气和盲目)
有些人做程序化http://bbs.ihoms.com/bbs/tzzt/5555.htm或许只是为了逃避自己的问题,比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无法遵守纪律,管不住自己的手,等等。其实本质上这些问题都要自己去解决,在解决的前提下再用程序化作为辅助手段才是合理的,而用程序化的方式逃避问题则可能会因为问题没有本质上解决而随时爆发。
有些人做程序化赚到钱是因为运气好,刚好一个阶段的行情让他的“策略”赚到了钱,然后他就迷信于自己的策略,由此也就埋下了较大的隐患。
有些人做程序化是看到了别人取得了高收益或稳收益后,自己没有深入研究程序化的模式,也没有深入分析自己是否适合程序化,适合哪种类型的程序化,就盲目去做程序化。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做,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较多难以解决。
总之做程序化,最好有自己有了确定的想法之后,才将其实施,投资不能指望天上掉馅儿饼。